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专项“灾害现场颅脑损伤救治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组于2025年3月30日在青岛组织召开海上专项调研会。围绕海上应急救援装备研发及试验方案展开深入研讨,加快推进技术攻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参加本次调研活动的有北京理工大学段星光教授、温浩博士、荆海波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学中心的王贵生主任,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姜慧杰主任、王丹丹博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总队医院龙德云主任,江苏一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奚岩总经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田凯兵主任,珠海市人民医院陈东伟主任,北京柏惠维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家顺高工以及北京航星机器制造公司李保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徐文通等。登舰调研活动特别邀请了本项目的跟踪专家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尚红主任参加指导。
通过对登舰调研有关海上救治任务中应对设备的快速性、稳定性和实时响应等问题,对舰船舱室中集成手术救治单元、海况变化引动、振动颠簸冲击以及信号干扰等有了切实的了解,把握了一手的资料,为确保在海上救治的应用示范验证奠定了基础。
在研讨移动CT及手术机器人海上试验方案时,专家们明确了几个关键技术突破方向,包括:运输安装、折叠式方舱设计、快熟部署、作业模式、固定技术等,特别是在设备抗风浪平衡方面,专家们详细讨论了如何设计主动或被动阻尼系统,对于自稳装置的优化,要求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实时调整平台的重心和支撑系统,以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稳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技术不仅要求在实验室中进行充分验证,更需要在实际海况下,通过动物实验等方式确认系统在真实环境下的动态响应与鲁棒性能。专家们强调,该项目所开展的创新研发工作将为提高我国海上颅脑创伤应急救援能力、缩短响应时间、降低损伤风险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和战略支撑,其成果在未来海上作战和重大灾害救援中有望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