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北京理工大学长聘教授段星光:以赛为媒促进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创新

新华财经北京7月31日电(记者 李唐宁 孙广见)7月27日,第十届“创客中国”智能仿生机器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重庆市两江新区举行。作为大赛评审专家之一,北京理工大学长聘教授段星光在接受新华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活动聚集了国内顶尖的创客团队,挖掘出了一批优秀项目,实现了以赛为媒、促进交流、鼓励创新的目标。

“本次大赛聚焦科技创新、科技创意,希望参赛团队用可验证场景下的结果,推动技术进步。同时在前沿技术的引领下,带动更多场景应用。”段星光表示,参赛队伍中,既有瞄准国际前沿方向的前瞻性探索研究,直指智能仿生机器人领域的前沿科学与技术无人区;又有聚焦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战略性产业的关键技术,精准对接传统产业升级的“急难愁盼”问题。“活动聚集了国内顶尖的创客团队,在一些可能还尚未完全成熟的赛道里,通过应用场景验证遴选创新成果,让我们看到了令人惊喜的创意,也让行业和资本看到智能机器人的演进和未来的无限可能。”

段星光表示,从本届大赛4月启动至今,看到很多青年科研人员激情满怀,展现了我国在前沿领域的未来潜能,“相信以后的专精特新企业甚至隐形冠军企业都将从如他们一样的年轻团队中涌现,成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

具体到持续关注的医疗机器人赛道,段星光认为,我国手术机器人近年快速发展,尤其是腔镜机器人与国外头部企业的产品差距逐步缩小,已基本可以实现国产替代。“希望随着技术进步,国产腔镜机器人在品质、临床效果、价格优势等方面,逐步形成与国外主流品牌腔镜机器人竞争的能力。”在骨科机器人领域,国内已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产品,以天智航为代表的骨科机器人企业已具备与国际先进产品同台竞争的水平和能力;此外在神经外科、经皮穿刺、口腔颌面、耳鼻喉等专科手术机器人赛道内,国内企业早已有布局,未来存在很大发展机遇。

段星光认为,近年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手术机器人起到显著赋能作用。“如果把机器人自主手术作为目标的话,我们现在才刚刚起步。但是,未来通过手术机器人智能技术的进阶,最终能达到极高的智能化程度,极大提高未来手术的精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段星光表示,重庆市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出台了《重庆市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吸引了机器人企业集聚。重庆两江新区在机器人领域的科研创新,产业生态、要素成本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希望未来地方通过政策引导,把人才、项目和资金引聚到同一处,形成集群效应,真正发挥出产业协同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