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提高龙江医学影像诊断水平,推动龙江医学影像诊断事业的发展,由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主办,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共同承办的“首届冰城医学影像论坛暨第24届全国腹部影像学学术会议”,于2025年2月14-16日在哈尔滨召开。
本次会议将邀请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亲临指导并做精彩的专题讲座,从医学影像与人工智能结合方面,特别是腹部影像诊断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深入交流,分享临床经验,探讨腹部影像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2月15日,在医工交叉专题上,北京理工大学长聘教授、科技部智能机器人研发计划专家组专家段星光教授,对《穿刺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创新应用》相关话题进行分享。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的安装数量为47.4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5.9%,2026年预测将会达到681.1台。目前来看,肺内微小结节经皮精确定位问题解决方案尚不成熟,是阻碍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大范围普及推广的主要原因。
2023年6月真健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真健康),率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产品注册申请,填补了软组织穿刺机器人的技术应用市场空白。
段星光老师指导肿瘤穿刺手术
段星光教授表示:“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最大挑战在于实施对象的不稳定性,包括软组织与脏器器官交互时的受力变形运动会影响操作的精准度,同时患者的呼吸动作也会严重影响穿刺精度。真健康公司首次将导航、呼吸运动与穿刺技术相融合,并兼顾路径规划、可视化与精准定位,形成一套完整的整机系统。解决了经皮穿刺手术的精准定位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真健康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是首款支持辅助软组织穿刺的手术机器人产品。"
真健康手术机器人产品进行肿瘤消融手术
在商业化方面,"真健康"已和广州医科大学呼吸健康研究院等医院进行深度合作,推进临床应用的商业化落地。在具备精准定位技术之后,"真健康"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围绕肺部结节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攻关,目前已具备对患者进行活检筛查,肿瘤消融治疗,手术定位的多场景应用能力,具有很强的商业化潜力。
从行业趋势来看,腔镜手术机器人和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均超过10年,这两条赛道发展较为成熟,但对于软组织如肺部穿刺机器人,则被视为新兴赛道,同时拥有一定的技术门槛,想要做好软组织穿刺机器人的临床落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外,中国肺部疾病患者群体庞大,临床应用层面拥有较大需求。"真健康"从研发到拿证只用了4年时间,这种技术突破以及研发执行力是目前行业鲜有的。